雪隆尊孔学校校友会-活动
Wednesday, May 24, 2006
翠蘭紀念堂


何者翠蘭,竞如此重要,竞教陆家为她建立气势非凡的纪念堂。然而,堂内除了镶于高墙上琉璃图片外,周围水漬狼藉,片字不留,一时不能考证,我想,纪念堂是感恩的体现,'翠蘭'如非受人敬重的长者,必是受到家族成员的极大敬重和感激的外姓女人。不解的是如此精致的文物竞无人维修,后人缺钱吗?非也!时至今日,陆佑后人不乏过亿富商,如尚健在的陆佑的男孙陆容章(近百岁),依然精神矍铄,据说,每天都返回'陆佑行'办公室(在香港)。他们对先人如此冷漠,是否另有内情?据说,过去有華社代表,曾经为维修墓园事,聯絡陸佑在香港的後裔,可是一直沒有結果。先人种树,后人乘凉,今朝墓园如此凋落凄怆于陆佑山庄,我辈尊孔子弟,身受其惠,无不感恩,今于百年创校之年专程拜祭,非其子孙尤如此,望对其后人能有所启发。
陸佑銅像


陸佑銅像身披博士袍,手提博士帽,腳穿傳統布鞋。銅像下角落,刻有 T.J.Wilcoxson SC.London 1926,是雕塑者的名字吧。据说,香港大学还有一个陸佑銅像,相信是以相同模具浇铸而成的。
陸佑自幼失學,其博士學位也绝非虚构,是由香港大学副校長C.Eliot爵士专程吉隆坡为陆佑頒發的以表彰其對港大發展所作出的貢獻。当时是1917年,同年,陸佑因染瘧疾而病逝,終年73歲。
陸佑晚年对文化教育贡献良多,所创办的学校除了尊孔学校还有养正学校、维多利亚英文图书馆、莱佛士学院等。在医疗卫生族群社团领域,获其捐资创建者包括吉隆坡建同善医院,成立吉隆坡老弱院,中华大会馆,广肇会馆和广东义山等。 故为表彰其善举义行,以'陆佑'为名的地标道路比比皆是,如在香港的繁华商业中心有“陆佑行”的建筑,港大有陆佑堂,更是港大的标志;在吉隆坡有大钟楼后面的陆佑大厦,吉隆坡华人接生楼的“陆佑楼”,吉隆坡的陆佑路(Jalan Loke Yew-吉隆坡人不会陌生的道路,也是许多蕉赖居民'落坡'必经之路〕,此外,彭亨的文冬,汶莱和新加坡都有陆佑路。
图中铜像下段呈黑色污迹是破坏者证据,长此下去,难道华社只能无助让此历史见证萎缩,凋谢,消失?